长 调,唱 给 草 原 的 歌
长 调,唱 给 草 原 的 歌
宝音德力格尔
我1953年参加工作,直到1975年,一直是内蒙古文工团(后来的内蒙古歌舞团)的独唱演员。1975年,为了培养下一代蒙古族长调艺术的接班人,服从组织分配,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(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)任长调教员,其后又兼任副校长职务。
原来在内蒙古文工团工作的时候,我关注和注意的是演出的成绩和效果。那时,只要唱好自己的那几首歌曲,得到人民的掌声,这就尽到我的全部职责。转入教学岗位,对我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因为第一我没有上过一天学,第二我更没有给别人上过课,所以刚开始教学时,感到无从下手。
当时艺术学校没有教材,其实那时整个内蒙古也没有什么教材,艺术学校原来仅有的一些,也在“文革”中被当做“四旧”焚烧一空。我手里没有一本能用的教材,教学工作起初是非常艰难的,只得从自己会唱的几首歌入手开始教。
我当初从家乡出来的时候,会唱200多首长短调民歌。后来在工作中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风云的变幻,尤其是随即而来的“文化大革命”,能唱的长调歌曲仅剩下了两首,而且是换了歌词的,一首是《勤劳的牧民》,另一首是《我们的好总理》。毛主席的文艺方针是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,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民歌会卷入这场政治风暴,被挤压到那场政治运动的夹缝中,走过了不寻常的一段路。那时我非常担心,我们蒙古族民歌艺术,到了我们这一代该怎样去传承,怎样去发展。
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,开始能教一些民歌,我所知道的歌曲也已不能满足当时的教学需求。长调歌曲不是从高楼大厦中生长出来的,它是存活在蒙古的山川、河流、大地、草木、花朵儿、露水儿里,滋长于草原牧民的生活中的。更多、更好,更有价值的长调歌曲都是在草原深处、牧民的心中。所以,从1976年开始,为了搜集教学资料,我每年暑假都下到家乡呼伦贝尔搜集、整理民歌。那时的条件也不好,没有像现在有电脑之类的设备,只有一台“砖头”录音机,背着它有时坐马车、有时徒步、有时坐牛车,一个一个地寻找70、80岁的、上了年纪的、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老人,一首一首地听他们唱,向他们学,一首一首地录音、记谱。
回来以后,和我的学生朝伦巴图一起整理曲谱、记歌词、校对,在蜡纸上一句一句地刻下来、印出来,前后共搜集了一百多首民歌,并编成教材、装订成册,填补了长调教材的空白。搜集到的那些民歌,于1985年与阿日布登搜集的民歌一起做为内蒙古《蒙古族民歌丛书》首部民歌集《呼伦贝尔民歌集》出版。
在教学中,我作为一名女教师,也碰到了许多困难。很多学生都是从农村、牧区来的,家庭条件普遍较差,很多学生来的时候,身上都穿着有补丁的衣服,我就给他们找出自己的一些衣服让他们穿。有的是小学毕业,有的是初中毕业,文化程度参差不齐,年龄也大小不一,教学和管理上需要很大的力度。
一名学生在艺校上四五年学,家里可能会出一些事情,如有的学生父亲去世,有的母亲去世,有的父母都去世。这些学生的父母生病后,就带着孩子来学校找我,我就给他们联系医院,安排他们动手术、住院治疗,给他们做饭送到医院。有的治好了回家,有的得了癌症无法治疗而去世,我就负责处理后事。做为一名女老师和学校领导,每当学生面临一切难题和困难的时候,我既是他们的妈妈,又是他们的老师,也是他们的领导,必须从方方面面给予安排,妥善处理。有的学生来的时候年龄也大,在艺校四五年念下来,毕业的时候就到了出嫁的年龄,就会结婚。比如达日玛,当时她家里条件不好,母亲也有病,就是从我家出嫁的学生。
我的第一批学生是敖特根(艺校 1960 级学生,曾被布赫主席称为:“小宝音德力格尔” ,原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)和牧兰( 宝音德力格尔在首届全区乌兰牧骑集训班的学生、蒙古族著名歌唱家、原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团长),我在内蒙古文工团的时候,她们就已经跟我上课了。1975年到艺校后,学校分给了我8个学生,开始了教学。他们是朝伦巴图(现艺术学院副教授)、其其格(现在巴彦淖尔市群众艺术馆工作)、娜仁格日乐(现内蒙古歌舞剧院长调演员)、娜仁图雅(现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文体广播局播音员)、达日玛(原呼和浩特市歌舞团团长)、孟克(现乌兰察布市歌舞团团长、书记兼独唱演员)、阿力塔(现在内蒙古歌舞剧院)、额尔登其木格(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语部主任 )。
很多学生刚来的时候都不会唱长调,也不识谱,我从简单的歌曲开始入手教他们。如一年级时唱《四岁海骝马》、《我的家乡》,二年级时唱《辽阔的草原》,就这样由易到难,由简单到复杂。两三年后,逐渐进入状态,会唱的非常好。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,不让他们发声,从一首小的长调开始让他们唱,让他们在唱的当中自然放开嗓子,如果发声的话,长、短调声音会打架,他们找不到位置,会感到很困难。因为教学的需要,我是当时的内蒙古文工团中第一个买钢琴的,放到家里给学生上课。
调入艺校后,我利用假期在家乡呼伦贝尔举办了两次民歌培训班,第一次是1980年,在新巴尔虎右旗,共48名学员,年龄最长者88岁,最小者是16岁,名叫巴日哈(2006年首届“宝音德力格尔杯”长调大赛业余组一等奖获得者 )。第二次是1992年,在新巴尔虎左旗,也是40多位学员。 在民歌培训班里,大家在一起互相探讨,互相学习。我向老人们学会后,再负责教给年龄小的学员,边学边教,在被教和教的过程中,就能做到很好地、有效地继承和传承,并搜集到了更多的民歌,又一次丰富了内蒙古艺校长调教学的教材资源。
内蒙古艺术学校成立于1957年。我到艺校时学校教学和学生住宿条件也特别不好,学生住的都是危房,那时每逢下雨我们怕教室会塌下来,都会把学生转移走。1986 年,为了让艺校成为大专院校,我与当时的艺校书记阿日贡同志去北京,到了文化部、国家民委、找了乌兰夫主席,乌兰夫主席说:“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两年建立的自治区,内蒙古艺术学校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艺术类学校,建校也早,如果没有遇到“文革”动乱,应该很早就成为大学了。”随即给我们学校拨了一笔款,盖了一栋学生楼和一栋办公楼,让学生从危房搬入了楼房,为艺校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1992年,我从艺校退休回到了家乡。我喜欢回到家乡,回到生我养我的呼伦贝尔草原。在那里,我依然热衷于培养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人,参与并创办了呼伦贝尔大学艺术系长调班,并给家乡的孩子们传授民歌,因为家乡的老师给家乡的孩子教家乡的歌,所以孩子们学的也特别好。并于2006年举办了首届“宝音德力格尔杯”长调大赛,取得了圆满成功。
执教这么多年以来,我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,都是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,他们辛勤地工作着。在基层乌兰牧骑工作的学生,也都成为他们团体的主要演员、骨干力量,他们都为传承和发扬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事业做着应有的贡献。如今艺术学校也已成为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,在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长调艺术的工作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。今年是学院建校50周年,我祝愿母校越办越好。(王连福根据宝音德力格尔口述,翻译并进行文字整理)